“中国梦”里的职业梦想

2013-07-02 15:51:33
“中国梦”里的职业梦想

    如果把所有年轻人的梦想放在一起比较,职业学校学生的梦想一定是较为“接地气”的那种。
    6月27日,在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会上,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景优彦谈起了自己的梦想:当一名物流界的“金牌蓝领”。
    景优彦读的是物流管理专业,他的选择纯属偶然。5年前,这个山西省洪洞县的初中男生在放学路上看到一辆标有某物流公司字样的货车,他和同学“傻傻对视了一下”,好奇“物流”是什么。
    19岁的景优彦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上个月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提及的一句老话,“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里,很容易体会到什么叫一技之长“在身”。这场国家级赛事本身就是距离生活最近的教育情境。当未来的服装设计师、理发师、电器维修工在眼前比拼 ,烹饪比赛的油盐酱醋摆在面前,生活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学生杨桐的梦想是当服装设计师。这与他从前的梦想相去甚远,他坦言,自己曾经希望读普通高中,然后考大学,做“精英”。但他一度厌学,放弃了中考,经历了一段“灰暗的日子”。
    大量的职业院校学生有过类似的经历。山东鲁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霍文祥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瞬间“石化”了。教室里,学生们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在“开演唱会”,最安静的是在角落里闷声读小说的。他在讲台上站了几分钟,台下还有人在讨论网络游戏。霍文祥说,自己的父亲也是职校老师,这样的场景,与自己的憧憬反差太大。
    学生们告诉他,“我们中学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来上学就是想拿个文凭”。霍文祥给学生们出了道题:“什么老鼠用两条腿走路?”同学们回答“米老鼠”。接着,他又问:“什么鸭子用两条腿走路?”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唐老鸭”,接着有人反应过来,鸭子都是两条腿走路的。霍文祥说,大家受到前一个问题的暗示,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回答。就像你们,中考失利后,就暗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无是处。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有别人不具备的才能。
    霍老师的第一课最后讲得很顺利。他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心中有种“沉睡的能”需要被唤醒。他组织“人生价值拍卖会”,制作“励志卡”,鼓励他们,然后课堂上再也没人“开演唱会”了。
    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马丽娅也记得,自己第一堂课,迎接自己的一些眼神中包含着“冷漠、戒备甚至玩世不恭”。她想方设法与一个冷淡的学生交了朋友。后来,这名同学在一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成为上海市最年轻的汽车修理技师,还创办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
    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廖正非眼中,职业学校的学生是被顽石包裹的璞玉,海蚌腹中的珍珠,他们的价值需要用心去体会、发掘、打磨。
    59岁的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技术应用系教授刘文芳一直在打磨他的学生。今年技能大赛,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三次遇见了他的学生。2008年大赛创立以来举办过三次高职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的比赛,刘文芳作为指导教师参加了三次。前两次,他们获得了两个一等奖。刘文芳因此被评为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
    27日,刘文芳和同事李秀梅、何琳锋等了6个小时,直到选手王扬、马占岳走出赛场。主办方发了鸡腿汉堡当午餐,但他们一直没时间吃。散场后,俩人当着老师的面啃起了鸡腿。
    王扬、马占岳分别来自山西省和河北省,在天津读了中职和高职。他们是另一个何琳锋——今年27岁的何琳锋来自山西省长治市农村,是2008年的二等奖选手,因为获奖保送读了本科,然后又回到母校任教,参与指导学生。去年,他就对记者感慨,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何琳锋当初也并非甘愿读高职。他的高考成绩低于本科线50分。要么读高职,要么辍学,这个农村孩子的选择不多。他相信读高职能有“一技之长”,能够谋生。
    除了何琳锋,中国青年报还报道过他的师弟李红伟、吕海奎的故事。他们也是刘文芳教授带出来的学生,去年的一等奖选手。当初,他们即便复读都没有考上高中,今年秋季却将被保送读大学。他们的事迹,出现在今年大赛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明星榜”上。
    比赛成绩还不明朗的王扬和马占岳也不发愁前途。由于在此前的天津市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他们也获得了保送资格。
    刘文芳对记者说,大赛改变命运的确发生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它改变的“终归是少数”。他更愿意用“受益”来形容其他同学。
    他说,全国大赛是一个“风向标”,很多院校的课程随着大赛项目进行了改革。他所在的学校就开设了一门“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核心课程,根据大赛项目自己编了教材。赛项的内容,跟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非常符合,因此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
    在刘文芳看来,全国大赛的比赛水平上升很快,而且每一年都会紧跟产业发展设置比赛内容。第一届的获奖选手,如果拿到今年来比赛,未必还能进入决赛。
    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以大赛推动教育的改革和提升,这是当初创办大赛的初衷之一。
    刘文芳此前也遇到过不少好学生。他说,在没有大赛之前,这些学生囿于当时的条件,水平不会很高,只能去做操作工。而现在,他们自身能力提高了,可以找到技术设计的岗位。
    何琳锋也注意到,有参赛经历的同学参加工作之后,在收入水平、职位等个人发展上面,比普通的毕业生要“高两个等级”。
    刘文芳1992年开始从教。他经历过中专红火的年代,也经历过职业学校不被认可、“低人一等”的窘境。他说,职校的尴尬情况不会一时半会儿改变,但是大家的观念一定会有变化。这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增加,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也有所提高,等到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待遇提高起来,“技师干好了不比工程师差”的时候,年轻人的选择就会有所变化。
    至少,刘文芳的学生、自认为“脑子比较笨”的吕海奎在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后拥有了自信。他的学业曾经让父母抬不起头来,如今这种歧视也没有完全消除。他的表哥读了大学,他有一回夸赞表哥“工资够高的”,表哥回答说:“你骑摩托车都追不上。”如今,吕海奎不再相信自己追不上。他为自己的梦想感到自豪。
    经历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师生被这种自豪感染着。来自江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李敏,梦想着当一名舰船建造师。她诗意地形容,师兄师姐告诉过她,远洋的货轮、大海中的潜艇、游弋在世界各地的军舰上,“只要有水有舰船的地方,今后都会有你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
    李敏说,人生是船,梦想是帆,她的梦想是深蓝色的。
    葛道凯的一个梦想是,职业教育要营造出一种职业文化,所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能体现出良好的职业修养。他说,有人跟他开玩笑说,在所有社会活动里,凡是说到“职业”,一定是高水平的。比如,职业篮球赛一定比业余篮球赛水平高。我们的职业教育也要做到这一点,成为高水平的教育。他说,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职业教育的“质”的飞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贸学校学生谢木西尔·艾司开尔眼下还不能理解这些话,不过她正在下意识地把个人的职业梦想和中国梦连在一起。在这个女孩生活的镇上,人们要想买新款的物品,还要到很远的阿克苏市。她希望自己能开一家商场,供应最新、最全的货品。这是她选择工贸学校的原因之一。她说:“中国梦需要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来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