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实业兴国的故事
德国一流的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让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一线人才,其教育活动受《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的严格界定和保护。

    又是一年春来到。回首看,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望前路,我国依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开眼看世界。《半月谈内部版》从本期开辟“看世界”栏目,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就我们面临的课题和困惑看世界,看看别国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迪。(《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1期)

    ? 半月谈驻柏林记者 韩墨

    同一个圣诞节,欧洲却是冰火两重天。受债务危机所累,希腊、葡萄牙等重债国纷纷削减开支,勒紧腰带过年。而德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小商店都排起长龙,人们手里大包小包地购物,节日期间市场繁荣。

    德国人有充足的资本犒劳一下自己。当欧元区陷入停滞泥潭,美国为庞大的失业大军发愁时,德国却捷报频传,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增长4.9%的基础上再涨3%,失业率跌至5.7%,是德国统一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人们不禁要问,在西方经济普遍“稍息”时,德国经济为何能够稳步向前?(《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1期)

    德国兴根本是实业兴

    表面上看,德国兴,源于出口兴。德国联邦统计局报告显示,德国2011年出口预计增长12%,将首次突破1万亿欧元。过去10年来,德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于出口。德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中国。而德国人口不及中国的6%,其实力可见一斑。

    强势出口的背后,是德国坚持多年的工业基础。过去100多年里,制造业始终是德国国民经济的内核。“德国制造”畅销世界,为企业赢得滚滚财富,为经济发展带来不竭动力,也为应对危机提供充足的底气。德国兴,其根本是实业兴。

    “隐形冠军”源于坚守

    德国伍尔特公司是一家创立于1954年的家族企业,主要从事螺丝、螺母等紧固件和五金工具的生产销售。经过战后近60年的发展,伍尔特已从最初只有两名员工的小作坊发展成在8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0多家子公司的跨国集团,2010年全球销售额达到86亿欧元。

    “就算做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德国企业家和工人们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伍尔特公司恰好印证了这话。看似简单的螺丝钉,伍尔特已将它做到极致:上至航空航天器、下至暖气水管,伍尔特数万种五金产品几乎遍及所有工业领域。

    在德国,像伍尔特这样的中型乃至小型企业还有很多。它们有着类似的特点:规模不大,德国总部员工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这些企业极少选择上市,行事低调,并不为一般民众所熟知;生产领域较为单一,但往往拥有全球领先、甚至不可替代的技术或质量优势,堪称工业谱系中的“隐形冠军”。

    统计数据显示,德国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全国总数的99%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70%。它们不仅是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缔造者,也是确保德国几十年长治久安的中坚力量。(未完待续)(《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1期)

    当欧元区陷入停滞泥潭,美国为庞大的失业大军发愁时,德国却捷报频传,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增长4.9%的基础上再涨3%,失业率跌至5.7%,是德国统一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人们不禁要问,在西方经济普遍“稍息”时,德国经济为何能够稳步向前?(《半月谈公开版》2012年第2期)

    坚持实业的回报

    二战后,德国中小企业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规,成立了复兴银行等特别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则适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补助、减税政策等,而不少工商业协会也拥有专门的促进机构。

    21世纪初,当美国等发达工业国纷纷向金融服务业等产业转移,打造所谓“华尔街模式”时,德国人似乎依然满足于在车间里敲敲打打,既没有将大批产业向新兴国家转移,也没有把大量精力投入所谓虚拟经济,被人称为固守成规、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老欧洲”。

    然而,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两场风暴接连袭来,看似老旧的“德国战车”每次都能首批驶离衰退泥潭。即使在金融风暴最猛烈的时候,德国也没有像欧洲其他国家那样风声鹤唳。凭着雄厚的生产制造能力,德国的就业率、工厂订单和经济增速等指标在短暂波动后总会很快转好。

    反观一些信奉负债发展和过度消费的发达国家,一方面虚拟经济伤筋动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早已元气不足,无力支撑经济增长,深受高赤字、高失业、低增长的困扰。难怪不少专家感叹,德国在危机中的惊人表现颠覆了人们对“新经济”的看法,宣告了“传统经济模式的回归”。

    当然,德国实业的成长之路也非一马平川。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受长期实行的高福利政策和两德统一影响,德国经济陷入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负债连年增加,经济竞争力显著下降,一度被称为“欧洲病夫”。

    2003年起,时任总理的施罗德启动了艰难而大胆的改革,总体思路是为企业松绑,变革僵化的劳工保护制度和薪酬机制,以更低的劳工成本换取更充分的就业保障。这场名为“2010议程”的改革,让施罗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在2005年大选中失败,但同时也为德国经济再次崛起奠定了基础。

    此后上台的默克尔政府坚持了前任的改革方向,在方式上更为务实和灵活。面对金融海啸冲击,德国政府推行短时工作制,尽可能避免裁员,为企业在日后重整旗鼓储备了力量。

    德国制造的“青春诀窍”

    先前有学者提出,作为发达国家,德国劳动力成本不占优势,其制造业终究会被新兴国家蚕食。而目前的事实是,那些被看做潜在对手的新兴国家,恰恰是“德国制造”的大买家。这些国家的工厂需要德国先进耐用的精密机床和重机械装备作为生产工具,新兴的社会阶层需要德国轿车彰显财富和地位。无论是高科技密集的中小企业,还是大众、西门子这样的制造业巨头,新兴市场都为它们提供了巨大商机。

    德国制造业活力依旧的秘诀何在?答案首先在于它长盛不衰的创新力。在德国,企业是应用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约占全国的70%。大约80%的大企业都拥有专门研究机构,研发投入占到当年销售额的6%至10%。中小企业一般没有独立研究所,而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或委托大学和各类研究所展开技术攻关。

    为了确保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德国政府接连出台激励措施,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担计划”“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促进计划”等,其中既有直接的资金支持,也有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德国创新体系的另一大特色是由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姆霍茨协会和莱布尼茨学会组成的四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它们的分支遍布全国,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主要从事大型基础性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预算每年都在15亿欧元以上,主要由政府提供。除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外,科研成果全部向社会公开,由公众共享。

    如果说科学家和工程师主要负责技术的突破创新,那么一线的工人和技术员则关系实实在在的生产。德国一流的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让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一线人才,其教育活动受《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的严格界定和保护。学校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企业则为学生安排实习和培训,时长为3年或3年半。

    借助“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可以亲临生产现场学习,与社会建立初步联系;企业则可以获得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储备人才,同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最前沿的创新技术和最传统的严谨作风实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这或许才是德国实体经济真正令人生畏之处。德国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经济兴盛还是需要实业的支撑,牢牢树立实业兴国的观念,脚踏实地用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才是国家获得持续发展的正途。(半月谈驻柏林记者 韩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商业沟通:www.nvsc.com.cn
办公时间:0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