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院:手脑并用配好就业“金钥匙”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来到列车生产企业的装配车间,会发生什么?“开始我们干的活儿很琐碎,但几个月之后,当我和另外3名同学将整个地铁车厢的构造用三维数字建模设计出来时,实习师傅大为吃惊!”凭借着实习期间的出色表现,今年刚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赵维,被中国南车集团南浦车辆厂正式录用。

  像赵维这样善于动手、头脑灵活的学生,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非个例。今年6月底,学院在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就有65.5%与企业签下就业协议,高于去年江苏省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内所有高校毕业生59%的协议就业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漂亮的成绩,学院党委书记唐永泽和院长姚寿广将其归功于学院多年来坚持的“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验合一

 

  教师个个“能文能武”

  文静清秀、戴一副细框眼镜的女教师刘利,初看就像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让人很难想到她会拥有“维修电工技师”的高级职业资格。

  2003年,刘利硕士毕业后应聘到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尽管理论方面不成问题,但很快我就发现,实践和动手能力是我的软肋。”意识到个人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刘利开始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师培训,并且主动寻求实践机会。经过努力,终于在2006年获得了技师资格证书,当年与她一同获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证书的电气与自动化系教师,还有20多人。现在,系里的“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突出,为此,学院对实验、实训和实习这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学院院长姚寿广说,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单项工作能力,改革就从这一环节入手,不仅在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取消了实验教学人员的设置,并且将专业理论课的教室与实验室合二为一,为“学中做、做中学”创造条件。

  走进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机械工程系等系部的教学楼,由一块黑板、几十把课桌椅组成的传统课堂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课桌和机电设备“各占半边天”的新式课堂。记者在一堂“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课上看到,黑板上写着“励磁电源”、“电枢电源”等重要知识点,教师和十几名学生则围拢在一台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备面前,直接进行操作演示。

  “上这样的课,教师必须提前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工作任务提炼出知识点和职业能力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结合。”电气与自动化系主任狄建雄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对技能要求、操作规范以及现场管理等都得了如指掌,可以说难度很高。但是,由于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能培养他们对动手操作的自信心,教师们也都甘之如饴。

  综合实训与企业携手

 

  校内建起“教学工厂”

  从课堂实验中获得对工作初步的认识,到上岗后能够承担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中间必须经过一个关键环节---综合实训。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座灰蓝相间的四层建筑---工业中心,承载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尤其是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职能。

  距离工业中心十几米,隐隐的机器轰鸣声就进入耳膜,这是从一楼的校办工厂---南京高开特精密机械厂传来的。“我们这里既是从事精密制造加工的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学院的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总投入达3000余万元。每年有2000多名学生到厂里实训,占学院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机械厂总经理刘德清介绍说。

  一块成本十几元的铝材,经过攻螺纹、钻孔等十几道工序,加工成为合乎标准的成品,就是机械工程系学生这两周的实训任务。“不管是区分毛坯,还是初加工、精加工的操作细节,必须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下加强训练。”今年24岁的实训师傅居勇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而两年前,他还是这所学院的机械系学生。由于有着同样的求学经历,他现在指导起学生来格外得心应手。

  除了利用校办企业的优势打造生产型实训基地以外,学院还与多家知名企业联手合作,建设具有真实职场环境的仿真型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一流的技能训练条件。像施耐德电气集团最近捐赠了工业自动化和照明设备,与学院合作成立了联合培训中心,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培养具有国际认可资质的电气和机电类学生。

  “在集教学与生产为一体的‘教学工厂’中,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接轨。”机械工程系主任滕宏春说。专业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深度融合,也赢得了专家的认可。在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职业院校专业技能鉴定评估中,学院的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两大专业,均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无需再进行考试,就可以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合一”的“直通车”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顶岗实习与就业相连

 

  将毕业生“送货上门”

 

  9月中旬,学院刚开学不久,招生就业处处长丁鸿利就已经忙碌起来。“兆普电子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从上海赶来招聘,一下子就要200多人,我们得组织大三学生前去面谈。”丁鸿利说。

  明年的毕业生早早成为企业瞄准的对象,学生的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口碑,学院实施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功不可没。”工商管理系主任秦殿军说。

  通过积极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以及教师推荐、学生自主选择等多种方式,学院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都将进入企业,在与所学专业相吻合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在半年时间内,学院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也将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与企业安排的兼职指导教师一起,把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最后一个环节的“学做合一”。

  与专业紧密结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受益匪浅。电气与自动化系毕业生宋燕,今年年初进入苏州松下半导体公司实习,主要负责公司的水、电、气等动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这个岗位与我所学的专业非常吻合,我选择了《纯水设备在现代电子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受到公司的好评,而宋燕也顺理成章地被公司正式录用。

  在顶岗实习期间就受到企业青睐,并顺利签订就业协议,这样的就业方式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蔚然成风。2008年,学院65.5%的毕业生都在顶岗实习期间签下了就业协议,而学院的就业率则连续多年高达99%以上。

  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就业质量,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吸引了源源不断的生源。今年秋季,学院又迎来了4500余名新生,他们将在这里找寻人生与事业的方向。“相信学院历久弥新的‘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办学理念不会让他们失望。”学院党委书记唐永泽信心满怀地说。

 

  转载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1日第1版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商业沟通:www.nvsc.com.cn
办公时间:0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