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教育踏上新征途

  如果说,2008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孕育了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这个利国利民利教育的大行动,那么2009年8月出台的建设规划则是将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推向了新的征途。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才,这种人才不再是那种戴着眼镜搞科研的科学家,也不是只能卖苦力从事简单操作的农民工,而是这两者之间的即懂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从事技术工作的“蓝领”,这部分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当前最缺乏的力量。简单地说,经济社会要持续发展,没有好的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是肯定不行的。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职业教育大省建设不仅是对安徽教育的谋划,更是对安徽经济建设发展的长远谋划。

  2009年,因为有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安徽职教人带着信心整点出发了。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相关部门使出了众多“招数”,目的就是为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助力。

  为职教大省确定新方向

  2009年8月,备受社会关注的《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正式出台,除了对数量作出明确要求外,更是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要求五年时间内,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220万。与此同时,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政府部门还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给职业院校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

  所谓“大省”,首先就要在数量上求发展。规划为此要求,到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4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达100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保持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50%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50万人左右。使得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农村达2000人以上。

  一直以来,缺钱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大的难题,而今后,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在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过程中,我省将通过政府、社会、院校等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各级财政逐年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其中,省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按照不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安排,各级政府也将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50%以上,并按照不低于城市教育费附加30%的标准由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在这份建设规划中,允许职业院校办企业、鼓励企业创办职业院校、办学经费将取决于就业率、将出现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企业必须建立职工培训机构等新思路、新方法都是首次出现。

  《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的出台为全省职业教育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想、做出了新保障,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为了有了全省大目标,各市也开始纷纷围绕其制定各地的小目标,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全省职业学校正在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关注指数:★★★★★

  为职校贫困生开辟新通道

  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助学金发放实行新政。新政策包括统一发放模式,过去,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模式各地均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资助资金是通过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学生银行卡中,还是由财政专户拨付到学校账户,再由学校打入学生银行卡中。新政策则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发放采取财政――银行――学生方式,受助学生资格及名单的确定采取学校――教育局(资助中心)――财政方式,这样,流程中间环节少,资金安全,工作效率高,是行之有效工作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校内资助”是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工程实施和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教育厅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将用于学生管理方面的经费充抵校内资助经费,不能因政府加大资助经费投入而抵减校内资助。

  据悉,2008年秋季学期,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有35.9万人获国家助学金2.69亿元;2009年春季学期,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有32.4万人获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2.4亿元。除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外,我省各中等职业学校也积极筹措资金,设立各类奖助学金。2008年共发放校内奖助学金804.9万元,资助学生4.5182万人。同时为2.9006万名学生减免学费1070.3万元。

  中等职业学校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逐步改变了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吸引了更多优秀青年学生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并基本保证了所有愿意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学和顺利完成学业。

  关注指数:★★★★★

  为职校招生敞开新大门

  从2009年9月起,我省在省级示范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社会各类人员的工学矛盾,学生可以一边在企业务工或在家务农一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多形式入学、多平台毕业、多渠道就业、多层面创业的局面。此举将有力地促进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的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企业在岗职工、城镇下岗(转岗,待岗)人员、复退军人。同时,开展非全日制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也会积极与企业和单位合作,开展订单教育,还会送教进厂、下乡、入军营,学生有望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夜校、周末学校、假日学校、远程教育等,学制原则上以学分制为主。凡是志愿接受非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本着自愿、就近的原则选择学校学习。学校将在教学质量方面保证学生受到系统、完整、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将打破地域和学校的限制,凡是注册学生,学分在全省实行这一政策的中等职业学校都将通用,一次注册,全省上学,学分通用。为此,各市将建立本区域“学分银行”,系统管理辖区内学分制学生的成绩,并办理跨市学分互认手续。学生不管先后在几个城市、几所学校接受教育,只要修满相关专业课程学分后即可办理毕业手续,原则上毕业证书由首次注册学校办理,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学校。

  关注指数:★★★★

  为职教发展插上新翅膀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经着手建立我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

  在省教育厅统筹规划下,我省将举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落实层层竞赛要求,有条件的县(区)将举办县(区)级技能大赛。与此同时,在各职业院校普遍开展技能大赛的基础上,逐级选拔优秀选手参加上一级技能大赛。高职院校的优秀选手直接参加省级大赛,省级大赛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大赛。校级大赛一般在每学年结束前举行,县(区)级和市级大赛时间由各地自行确定,省级大赛一般在每年3月举行。

  未来,我省将实现“院校专业全覆盖,教师学生齐参与”,技能大赛覆盖每所职业院校,未组织校内技能竞赛的学校不得参加上一级竞赛。技能大赛还将覆盖每个专业,职业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将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设计、确定相应技能比赛项目,形成经常性的技能比赛制度。

  今后,省财政厅将会同省教育厅每年在职业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省级及全国技能大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在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安排一定的数额用于本级技能大赛,各职业院校将按照学生规模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校级技能竞赛,以保证分级竞赛制度的落实,形成校校有竞赛、市市有竞赛、省级有大赛的竞赛格局。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省只取得了2铜20银的成绩。这个全国排名30位左右的成绩与当前我省的职业教育大省建设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追究原因,省内没有一个完善的大赛制度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新制度的出台将改善这种局面,最重要的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注指数:★★★★(教育周刊―杨勇)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商业沟通:www.nvsc.com.cn
办公时间:09:00-20:00